公益赛事启幕
10月15日,合肥学院迎来了一场富有意义的赛事。此次赛事由中国青年报社和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联合举办,合肥学院新闻中心记者团负责执行,合肥学院大学生红十字会给予了大力协助。2016年全国大学生迷你马拉松公益挑战赛安徽站的举办,吸引了众多学子踊跃报名参与。比赛备受期待,每当有人成功挑战,康宝莱公司便会捐出100元公益基金,以助贫困失聪儿童,现场爱心涌动。
此活动致力于帮助贫困的听障儿童,同时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。它倡导大家走出宿舍,远离网络,来到操场,向听障儿童传递爱心。活动将进行四周,每周六都将举办以不同主题为特色的公益跑,包括个人、友情、情侣等多个类别,让大家在跑步中感受与公益相结合的乐趣。
赛前有序准备
赛前,工作人员开始忙碌。他们细心地指引选手签名、领号、拍照,现场井然有序。选手们既兴奋又充满期待,早早来到赛场,做好参赛准备。他们与工作人员配合默契,现场气氛既有序又热烈。
轮滑和滑板俱乐部的志愿者们已经就绪,他们将在竞赛中担任先锋,引领选手们踏上爱心之旅。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辛勤付出,为比赛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让选手们能够更加轻松地投入到比赛中。
赛程特色路线
本次小型马拉松赛事在合肥学院二区校园内进行,赛道总长达到5282米。选手们在跑步途中会经过体育馆、教学区、三期湖以及图书馆等地方。这些地方共同构成了赛道,让参赛者在奔跑中既能欣赏校园的美丽风光,又能感受到青春的活力。
校园的建筑与风光构成了赛事的背景,为活动增色添彩。他们穿过体育馆,体验运动带来的生机;路过图书馆,感受知识气息,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奔跑,更是一场校园探索之旅。
选手奋力拼搏
比赛正式开始,选手们跟随着志愿者的引导,迅速从起点出发。他们的面容上挂满了笑容,互相激励着,决心坚持到底。尽管距离不短,选手们却未曾动摇,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。
比赛场上,选手们拼尽全力奔跑,展现出年轻的风貌。彼此间相互扶持,关怀备至,彰显了团队精神。当有人体力不济,身边的队友便给予激励与援助,共同冲刺至终点。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坚韧与奋斗。
佳绩背后故事
2014级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的朱高祥以19分21秒的佳绩荣获冠军。他对长跑情有独钟,此次参赛更是为了向听障儿童传递爱心,他认为这非常有价值。在大学时光里,他多次参加合肥国际马拉松等活动,并结识了志趣相投的朋友。这次比赛,他与吴旭、周宇飞等朋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闫晴晴,环境工程专业2013级的学生,成为了首个抵达终点线的女性选手。她有着丰富的马拉松赛事经验,坚持锻炼使她对成绩感到满意。参赛者们不仅在场中赢得冠军,背后还有着对长跑的热爱和对公益的追求。
活动深远意义
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,还承载着丰富的公益价值。借助赛事,我们为贫困的聋哑儿童筹集善款,帮助他们植入耳蜗。多样化的分组设计使得更多人有机会参与,也让大学生们感受到了公益活动的乐趣。
本次活动促使大学生加强身体锻炼,告别网络与宿舍,投身于运动与公益之中。参赛者在竞赛中体会到持之以恒的价值,同时号召社会各界关爱听力受损的儿童。接下来四周,将举办以不同主题为特色的公益跑活动,不断传播爱心与积极能量。
这样的有意义公益马拉松活动,还能在哪些地方进行革新?期待大家点赞并转发,共同加入这场讨论!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mchych.com/html/tiyuwenda/9956.html